2025年1月4日,华大智造SEQALL联盟年度峰会在北京召开,吸引了近300名来自科研、产业、临床及政府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。他们围绕“SEQALL”在科研、医学及产业应用的前沿技术和科研成果展开了深入的探讨。厦门大学的邓文波教授在报告中高度赞扬了MGISEQ-2000RSFluoXpert多组学分析仪(以下简称“FluoXpert”)在基础科研中的重要作用。
邓教授的团队在研究分娩启动的分子机制时,利用FluoXpert成功验证了单细胞时空组学中的特异性标记。这项研究不仅深入解析了基质细胞在分娩启动过程中的功能特点,还揭示了上皮细胞的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情况。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,同时也是出生缺陷和新生儿疾病的主要诱因,其发生可能与分娩启动机制的过早激活或异常调节有关。然而,分娩启动的分子机制至今尚不明晰。
在之前的研究中,邓教授团队已通过解析母体蜕膜中的不同细胞类型,识别出许多相关基因,并通过时空转录组技术检测了分娩期间不同细胞类型的特征表达。这为早产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。
在科学研究中,单细胞测序能通过基因表达差异进行细胞分群。然而,为了准确获得细胞在组织中的空间位置,需要利用时空转录组学的分析技术,通过时空条码还原基因在组织中的空间表达。时空组学技术以Stereo-seq为基础,通过DNA纳米球与坐标位置的映射关系,恢复后续捕获的mRNA空间定位。
为了进一步验证整合单细胞测序(scRNA-Seq)后时空转录组注释的准确性,邓教授团队采用FluoXpert多组学分析平台,在同一组织上进行了针对11个细胞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多重免疫荧光染色。这一过程中,成功定位了子宫内膜中CD4和CD8阳性免疫细胞的分布。这些适应性免疫细胞在子宫内膜的再生、分娩启动及免疫耐受的建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。
此外,邓教授提到,该研究团队将继续基于FluoXpert平台,在空间转录组和空间蛋白组层面,深入解析内皮细胞在分娩启动过程中的功能及时空调控特征。他们在进行2-3种蛋白标记的三维重构过程中,观察到了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在不同妊娠阶段的动态变化。
华大智造的研发团队也在积极开发三维多重空间蛋白定位技术,以满足更广泛的组学用户需求。相信未来,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的FluoXpert平台将为基础科研发现和疾病机制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,推动临床转化与应用的发展。